欧洲告别俄罗斯天然气时代,协议终止的背后原因
据俄罗斯塔斯社1月1日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当天发表声明称,与乌克兰签署的俄天然气经乌过境输送的协议已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双方未能续签合作。从莫斯科时间1日早8时起,俄方停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这一局势不仅重塑了俄乌及欧盟之间的能源关系,也对全球能源市场和欧洲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协议终止的背后:一次不可避免的分裂
涛越咨询消息,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最初签署于2019年,持续五年。这项协议在此前俄乌关系已趋紧张的背景下达成,保障了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向欧洲多国输送天然气的关键路线。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乌方明确多次表示不会续签协议,俄方则采取被动应对。乌克兰在协议终止后,称此举是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并通过其能源部向欧洲伙伴发出停止服务的通知。
乌克兰此举的直接后果是每年损失了约8亿美元的过境费用收入,但也为迎接更多“非俄产”能源铺垫了基础。例如,该国已接收从美国发出的首批液化天然气(LNG),显示出其摆脱俄能源影响的决心。
欧洲天然气供应链的裂变
长期以来,俄罗斯是欧盟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方。然而,自2022年以来,欧盟逐步制定“摆脱俄能源依赖”的政策,同时加强LNG设施建设和多元化能源采购。根据欧盟官网提供的数据,俄罗斯在欧盟管道天然气进口中的比例已从2021年的40%降至2023年的约8%。尽管如此,俄天然气在欧盟能源结构中的影响力仍未完全消失,一些国家依然高度依赖俄气,特别是匈牙利与斯洛伐克。
奥地利和斯洛伐克的分化态势
奥地利方面,由于额外购买意大利和德国的天然气,以及保持充足的本土储备,天然气供应暂未受到较大影响。然而,斯洛伐克则面临更大挑战。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警告称,“停止经乌输送俄天然气将给所有欧盟国家带来成本上涨的压力,最终影响的是欧洲的整体经济,但对俄罗斯的影响较小。”
与此同时,欧洲的其他天然气供应替代正在快速拓展。除了美国LNG外,中东地区对欧出口份额增加,南欧多国通过“土耳其溪”等俄气替代线路进口天然气的份额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替代能源的高成本和欧洲市场的能源通胀压力难以在短期内消解。
俄罗斯与欧洲的天然气时代“终结”了吗?
尽管路透社将俄经乌天然气过境协议的终止形容为“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时代’的结束”,但现实并非如此绝对。部分欧盟国家(如匈牙利)仍无法完全断绝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尤其是价格较低的LNG。此外,在长期能源布局中,俄罗斯依然可以通过土耳其及其他延伸管道继续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只不过其市场份额和经济收益将难以恢复到过往水平。
对于俄罗斯而言,虽然通过北溪管道和乌克兰日益衰退的出口能力削弱了对欧的能源主导权,但全球能源市场仍有广阔空间。例如,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对俄能源的需求正在持续上涨,为俄罗斯提供了新的出口增长点。
双赢的远去与“双输”的困局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评论认为,乌克兰停止过境协议固然阻碍了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传统渠道,但也使得乌欧双方共同承受了不必要的经济代价。而美国却在此过程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LNG出口市场在欧盟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迅速扩张,加强了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欧洲天然气市场的碎片化和价格上涨对经济竞争力已构成威胁,尤其是工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生产外迁。与此同时,能源问题正将欧盟成员国推向不同方向,协调一致的能源政策难度增大。
未来的多边抉择
欧盟已设定目标,在2027年前完全停止进口任何形式的俄化石能源。然而,这一目标的实施仍面临现实考验。全球能源市场的不稳定性、新能源政策的推进进程、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歧等都将成为阻碍。
当前欧洲需要的不仅仅是符合短期需求的天然气替代方案,更是中长期的能源结构升级与独立。无论是俄乌冲突的延续,还是全球能源市场的重塑,未来的几次关键选择,或将决定欧洲能源格局乃至经济结构的走向。